走向幸福生活
原標題:走向幸福生活

道路寬廣,屋舍儼然——玉門鎮紅田園村。(資料圖)

昔日鹽鹼地,今日聚寶盆。

機械採摘致富忙。

窗明几淨新生活。

扶貧車間助脱貧。

枸杞採摘正當時。

釀出美好新生活——村民自釀農家醋。
穿過茫茫戈壁,驅車來到玉門市獨山子鄉春柳村。
窗明几淨,室內整潔。我們在房間裏見到了大學畢業正在複習考研的高俊祥,他説:“2005年,我們家和其他村民從臨夏州東鄉縣偏遠山區整體搬遷到這裏,如今已整整15年了。如果沒有移民搬遷,我們不可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
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,玉門市先後接收安置“兩西”和疏勒河移民7933户、近3.6萬人,移民人口占到全市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2013年底,全市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94户11381人,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9個,貧困發生率為11.62%,被確定為全省17個插花型貧困縣之一。
伴着“決戰決勝全面小康”的嘹亮號角,全市各級各部門始終把全面解決“兩不愁三保障”和增加貧困羣眾收入作為重中之重,營造出齊抓共管、條塊聯動、合力攻堅的良好工作局面,譜寫出一幅氣壯山河的宏偉篇章。
“你栽樹,我也栽樹,你打掃衞生,我也打掃衞生,大家爭相進步,現在村裏的環境衞生好了。經過危舊房改造,房子院子也變美了,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。”高如文作為村支書,見證了春柳村的變化。
如今的春柳村種植養殖多渠道增收,搬遷羣眾的生活越來越紅火。
在柳湖鎮富民村千畝現代農業示範園區,村民高厚峯種植的西紅柿已經成熟,等待採摘。
今年50歲的高厚峯一家是1998年從會寧邊遠山區搬遷而來,屬於較早的一批移民。
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,他家現在有6個拱棚、一個日光温室。通過當地農技人員的技術指導,他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大棚蔬菜種植技術。
看着長勢喜人的西紅柿和黃瓜,他告訴記者,預計今年收入也在5萬元左右。今昔對比,他感慨萬千……
這片熱土上,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扶下,上萬名貧困農民,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脱了貧困,建設了家鄉,走向幸福的生活。
截至2019年底,玉門市3394户1138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脱貧退出;全市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實現脱貧退出,2018年度退出插花型貧困縣序列。全市4個移民鄉人均純收入持續增長,2019年達到12110元,較上年增長10.6%,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。
記者 張鐵梁 通訊員 楊棋焜
相關新聞
- 2020-11-24永靖:特色林果產業 助農增收
- 2020-11-24百菊競相綻放
- 2020-11-23河西走廊農業的遠古印記
- 2020-11-12古樹“大觀園” 名木看崇信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
